不如起個英文名吧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
  曾幾何時,我絞盡腦汁要為崇洋的自己起一個像樣的英文名號,以作脫亞入歐之用。說是起名,其實也就從個人已知的有限英美人名中挑個好聽的而已。畢竟沒那個西方文化涵養,根本不可能還去參考啥看都沒看過的新舊約聖經或是古希臘羅馬神話。名字是挑好了,可連自己都聽不慣,朋友也沒那個興致叫。只好就此作罷。生活在一個講英語的國度,有一個常見的英文名確實方便他人記住你。同樣,你也可能就此埋沒在一大堆普通名字間。如今於我,中華文化的身份認同纔是一直拒用英文名之原由。

 

  中文姓名依姓前名後排,這與歐美習俗大相逕庭。除少數非洲部落及匈牙利之外,此法僅適於遠東漢字文化圈中日韓越。可謂傳統中華文化遺珠。追溯起來,遠在母系社會,中華古姓便已用於區分部落便利聯姻。據說上古八大姓「姜、姬、姚、嬴、姒、妘、妊、媯」乃三皇五帝後裔。此八姓均帶「女」子可見母系之遺跡。上古名流如武王姬發、始皇嬴政便可由其姓而推其血脈。時至今日,僅剩「姜」、「姚」兩姓還算常見,但早非昔日龍脈。這八姓當然是供上古皇家及諸侯獨享的奢侈品。後來新晉貴族漸起,便有官名、封地等為氏以得襲。譬如太公望雖姓姜,因其先祖佐禹治水有功封在呂,此系後人便稱呂氏。又如司馬、上官等以官為氏。秦亂之後,新舊貴族大量雜居,姓氏開始不分。如今仍能認祖先秦的家族恐怕僅得千年貴族子姓成湯後裔孔子世家了。

 

  中古姓氏要典非北宋初年編撰《百家姓》莫屬。「趙錢孫李,周吳鄭王」讀來朗朗上口,卻斷不是當時姓氏人口排名。由於成書於江南一代,國姓「趙」之後,吳越國君「錢」氏及其愛妃「孫」氏緊隨。接著南唐詞人「李」後主亦頗受民眾歡迎。談及「趙」家大宋皇室,命運確是顛沛流離。話說北宋不少皇族被金人擄去北方,今韓國就有漢陽趙氏自稱為其時後裔。而南宋皇室為避元軍追殺而逃往嶺南,今亦有低調港商趙氏稱有族譜可證其龍脈。個人傾向於全信。畢竟辛亥及文革後大陸早難尋傳統貴族,遠古姓氏及華夏文化惟那些偏遠南蠻或客家人稍有保存了。當今中共政府,是連全國第一大姓是「李」或「王」都搞不清楚的,還能指望他甚麼?

 

  傳統中文起名亦頗為講究。引經據典之外名與字還有區分。廿歲冠禮或笄禮時通常要取表字。諸如三國蜀君劉備字「玄德」,典出《道德經》。又如魏帝曹操字「孟德」,典出《荀子》。三國之前人名多用單字,表字則雙。當下中國取名倒是自由,冠夫姓與否習隨尊便。亦有依族譜輩份循環而起名之民俗。本人祖輩「春」字,父輩為「緒」字,同輩乃「正」字。我出生後不久,祖父月圓之夜擇吉為我命名一「元」字。因而終得名「正元」。個人生性離經叛道,於四五歲初識漢字之美時,固執自取鍾愛單字「瀚」為名。不想也沿用自今。

 

  僑居歐美各國而無洋名者遍地。對自以為識多幾個漢字又好古懷舊成癖的中華文化保守主義者如我,還是別想甚麼英文名好了。

 

  書於辛卯年七月廿二